还不懂如何选择适合的热力膨胀阀?几招教会你,赶紧收藏吧!

热力膨胀阀是热泵除湿烘干系统的节流装置,绝对的核心部件。用好它,能确保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行;用不好它,呵呵,它让你好看!
热力膨胀阀,你需要懂得更透彻一些:
工作原理:

热力膨胀阀感温元件安装在热力膨胀阀的周围,通过膜片(1)与阀体相分离。
感温元件通过毛细管与感温包(2) 以及包含阀座(3) 和弹簧(4) 的阀体相连。
热力膨胀阀的工作方式如下:
热力膨胀阀的开合取决于三个基本压力:
P1:作用于膜片上表面的温包压力,位于阀门开启方向。
P2:作用于膜片底面的弹簧压力,位于阀门关闭方向。
P3:同样作用于膜片底面的弹簧压力,位于阀门关闭方向。
当调节热力膨胀阀时,膜片一侧的温包压力和作用在另一侧的蒸发压力与弹簧力之和相平衡。弹簧用于设置过热度。
系统过热度:

过热度是指相同点处温包温度与蒸发压力/蒸发温度之差,它是在吸入管上安装温包的位置测量得到的。
过热度的测量单位为开尔文(K) 并用作通过膨胀阀来调节液体充注的信号。
系统过冷度:

过冷度的定义是膨胀阀入口处冷凝压力/温度与液体温度之差。
过冷度的测量单位为开尔文(K)。
制冷剂的过冷度对于防止膨胀阀前面的制冷剂中出现蒸汽气泡非常必要。
制冷剂中的蒸汽气泡会降低膨胀阀的容量,从而减少对蒸发器的液体供应。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4-5K 的过冷度已经足够。
外平衡:

如果蒸发器的沿程阻力较大,这个时候就需要外平衡热力膨胀阀。如果安装了分液器,则必须始终使用带外部压力平衡的膨胀阀。
通常情况下,使用分配头会在分配头和分配管之间产生1bar的压降。 1 bar
在带有大型蒸发器或板式换热器的制冷系统中应始终使用带外部压力平衡的膨胀阀,因为在这样的系统中压降通常会大于对应于2K 的压力。
平衡流口:

Pb = Pe + Ps + [(Pc - Pe) x Ap/Ad ]
平衡流口是相对常规流口而言。在常规流口的热力膨胀阀中,由于流口位置同时受到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的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差以及Ap和Ad的比值,因此,对于常规流口的热力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容易受到系统负荷变化的影响。丹佛斯TG热力膨胀阀整个系列采用平衡流口,避免受到系统负荷变化的影响。
感温包充注:
一般热力膨胀阀可以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充注方式:
1. 普通充注
2. MOP充注
3. MOP压载充注,带 MOP 的 Danfoss 膨胀阀的标准配置。
普通充注

对于普通充注热力膨胀阀,感温包里面的充注量很大,因此无论感温元件的温度比感温包低还是高,感温包内均会留有充注液体,以确保热力膨胀阀正常工作。
对于没有压力限制要求的大多数制冷系统,均使用的是普通充注的膨胀阀。
MOP充注

对于MOP充注热力膨胀阀,感温包里面的充注量很小。MOP表示“最大工作压力”,是蒸发器/吸气管路中允许的最大吸气压力/蒸发压力。随着吸气压力的逐渐升高,膨胀阀在低于MOP 点大约0.3/0.4bar时将不再打开,从而避免吸气压力过高损坏压缩机。
MOP压载充注

MOP压载充注的热力膨胀阀感温包中含有一种多孔材料,相对于重量而言,其表面积很大,它对膨胀阀的调节起到一个阻尼的效果,随着温包温度升高,阀门将会缓慢打开;随着温包温度的降低,阀门将会迅速关闭。MOP压载膨胀阀主要用在具有高动态蒸发器的制冷系统中,如空调系统或热传递量很大的板式换热器。
MSS(最小稳态过热度)

正常情况下,冷媒在进入蒸发器之后有经过三种状态。刚进入时,冷媒是气液两相的状态,温度是恒定的;在靠近蒸发器出口的时候,冷媒已经是气态,但是它的温度仍然是不稳定;随着冷媒进一步的蒸发,温度开始升高,而这一个点就是MSS点。每一个蒸发器的MSS曲线都是独特的,决定MSS曲线的参数包括蒸发器负荷、蒸发温度、风量和换热量的设计等因素。

而热力膨胀阀是否能调节好蒸发器的过热度,取决于热力膨胀阀能力曲线和MSS曲线的匹配情况。如下图所示,虚线代表的是热力膨胀阀的能力曲线,左边的虚线已经进入了蒸发器的不稳定区域,会造成制冷系统回液、能力和能效下降;而右边的曲线则会出现流量偏小,没有充分利用蒸发器的面积,以及蒸发温度下降等弊端。最好的情况是热力膨胀阀能力曲线刚好和MSS曲线相切,即没有进入不稳定区域,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蒸发器的换热面积。

迟滞性

我们通常以为热力膨胀阀的能力曲线只有一条,而在实际运行中,热力膨胀阀有两条能力曲线,一条是开阀的能力曲线,另一条是关阀的能力曲线,而这两条曲线的差异性就是热力膨胀阀的迟滞性。在我们跟其他厂家的对比试验中,速潽捷热力膨胀阀明显具有较小的迟滞性,这意味着更好的调节灵敏度。
广州速潽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热泵除湿烘干机,品质卓越。
文章来源:速潽捷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